建设氢能城市 岳阳“氢”装而行

来源:岳阳日报 2024-12-10 11:12
| | | |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已炙手可热,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氢能源有望贡献全国终端能源需求的10%,创造超过10万亿元的总产值。

  抢占万亿赛道,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十分重视氢能城市建设和氢能产业发展,将氢能产业列入“1+3+X”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提出2035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目标。

  面向未来,岳阳怎样把握市场风口“氢”装而行?今年,市政协组织开展了“发展氢能产业、建设氢能城市”对口协商,课题组以及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结合岳阳实际和外地经验,纷纷给出了建议。

  传统制氢

  岳阳产业基础深厚

  众所周知,岳阳是中石化中南地区重要基地。省政协委员、湖南长炼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部长邹隽坦言,在传统的制氢到用氢领域,岳阳有扎实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丰硕的技术创新沉淀。

  据了解,湖南石化现有煤气化和干气制氢等多套氢气生产装置,年产氢气约23万吨。湖南石化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后,预计产氢30万吨;42公里长的巴陵—长岭氢气输送管道,是全国最长的输氢管道。我市在制氢、储运、氢能应用及配套产业等方面,产业链初步成型。

  2020年10月,《岳阳氢能城市建设和氢能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发布,成为全省第一个发布氢能发展规划的城市。应该说,发展氢能产业,岳阳优势明显。

  但湖南石化所产氢气纯度只有99.9%,还达不到车辆使用的99.99%的标准。此外,价格、基础设施等因素也制约了我市氢能产业的发展。市政协课题组建议,我市应立足链条视角,全力做大制氢产业,鼓励企业扩大氢气产能,提纯氢气纯度。同时,加快引进一批资源利用性项目,充分整合现有芦苇、楠竹等资源进行生物质制氢。

  创新引领

  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是实现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事实上,我市拥有国内较早开展氢能科研的技术平台,湖南理工学院氢燃料电池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就是我省唯一氢能领域的省级平台。

  湖南理工学院教授、新能源研究所所长万忠明带领的这支团队长期开展氢能产业技术攻关、工程研究和产品研发,相关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在他看来,创新平台建设在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借助湖南理工学院新能源研究所、氢燃料电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技术先行一步,实践也没有落下。华能岳阳电厂是一家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火力发电厂,聚焦“双碳”目标,华能岳阳电厂正加快绿色转型。“除传统煤电、城市供热外,我们成立了氢能产业发展专班。”华能岳阳电厂前期办主任许文辉说,企业已加大在氢能产业链的布局,赴华能四川公司彭州“水电制氢”示范工程学习,与相关机构沟通氢能产业科研、示范和应用项目推进。

  为推动科技创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致力组建湖南石化新材料院士专家团队,指导岳阳氢能新材料、燃料电池发展方向。发挥湖南现代石化中试基地和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作用,加强相关科技创新平台与湖南理工学院新能源研究所、氢燃料电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对接,筛选一批与我市氢能产业发展匹配度高的中试项目,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氢”风袭来

  丰富拓展应用场景

  说起氢能源,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现代汽车。其实不仅仅氢能源汽车,氢能产业涉及领域包括新材料、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应用场景广泛分为交通、工业、发电和储能四个方向。

  “氢”风袭来,自当奋勇争先。我市曾建成2座加氢气站,投放了一批氢能重卡和氢能搅拌车;引进深圳汇川技术、苏州范斯特机械科技、湖南钠能时代等企业签约落户,围绕新能源汽车全链条进行项目开发。

  氢能产业链的发展依赖于其广泛的应用场景。上述加氢气站和氢能车就因成本、应用不广等因素而停用。应用场景的不成熟,成为了我市发展氢能产业的明显短板和弱项。

  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湖南研究部署氢能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以建设“一港两廊多区”为目标,加快推进氢能在各领域推广应用。其中,一港就是指岳阳港。依托城陵矶新港区打造绿色氢能港口,打造“水上氢走廊”。可以预见,利好政策将吸引造船企业、大高功率氢燃料电池企业等在岳投资建厂。

  丰富拓展氢能在我市的应用场景,是各位专家们的一致表达。课题组建议,打造场景应用终端,加强高速公路沿线和长江、洞庭湖水系干道布局加氢气站,促进氢能车辆、船只投入和使用。打开场景应用市场,以城陵矶新港为重点,开展氢能综合应用示范,推动建设绿色创新的氢能港口示范区;基于岳阳物流中心的优势,重点发展氢能物流车和氢能装卸设备,形成辐射长江中下游的氢能物流产业集群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