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从严治党
(一)强化认识提升。在思想上更进一步提升廉政风险防控认识,永远把从严治党摆在所有工作的首位,把从严治党摆在业务工作的前列,防范各种风险、守牢各种底线。
(二)强化项目管理。严格规范地灾治理、生态修复、耕地开发等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和监管程序,做到与服务对象撇清关系、划清界限,严肃查处违规吃喝、收受红包礼金等问题,深挖“提篮子、打牌子”等隐性操作。
(三)强化制度建设。坚决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机制,健全完善内控制度、财务制度和作风建设制度,对各类支出严格审核把关,规范工作行为。
(四)强化作风建设。更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两带头五整治”纠风防腐专项行动,持续执行“禁酒令”,严肃整治打牌赌博、酒驾醉驾等问题,切实抓好干部作风建设。
(五)强化责任落实。聚焦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履行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定期分析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形势,周密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任务,以上率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班子严格对照主体责任清单,主动领责、敢于担责,认真履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六)强化警示教育。深入剖析违纪违法案例,真正做好以案促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二、突出主责主业
(一)强化耕地保护。有多大的保护就有多大的保障,必须把耕地保护放在首位。一是严格守牢耕地红线。坚决守牢全县72.99万亩耕地和66.7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层层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全力保优争先。二是严格落实改革任务。2025年上级对占补平衡制度的改革,省厅出台了《汛旱并防和耕地置换协调推进机制实施方案》,我局将坚持“由点到面、由易到难、先立后破”原则,聚焦“山上换山下”耕地置换工作,推动完成100亩试点,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三是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坚持“以补定占、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的原则,深化推进“大占补”改革,切实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管理,不断提升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工作。四是调整补划永久基本农田。按照“总体稳定、局部处置”的原则,2025年我县需调整优化永久基本农田8053.63亩。五是深化调查监测。按时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后续工作,扎实开展2025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常态化开展日常变更调查。六是严格督察执法。深化执法“双零”行动,严把建设用地审批关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进卫片执法与变更调查融合联动,确保现有耕地数量一亩不少、新增耕地一亩不假、乱占耕地一亩不让。七是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根据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在3月20日前完成市级方案审查并出具审查批复,在3月30日前完成省级方案审查和批复。
(二)强化要素保障。一是全力做好用地保障。根据省厅“应报尽报、应保尽保”的原则,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聚焦全县192个重点项目,特别是涉及自然资源方面的26个项目,重点突出中心城区项目建设、寺前保护圈、产业园区、交通项目和文旅项目的用地保障。二是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按照“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要求,完成我县2025年全民资产管理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编制工作,扎实做好我县土地储备债券资金申报。三是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做好园区用地供应,全力服务园区发展。持续探索“点状用地”,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因地制宜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资源,破解用地难的问题,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效益提升。
(三)强化规划引领。一是强化规划管控。严格“三区三线”刚性约束,加强规划前端引领管控,强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其它专项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调优我县产业和主体功能定位,有序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加快规划编制。2025年计划启动首家坪片区和寺前、老三阳街、浮桥书院片区的控规编制工作。坚持“按需编制、应编尽编、急用先编”的原则,分类推进实用管用好用的村庄规划编制、审查和质量提升工作,全县村庄规划应编508个,已编149个,359个已进行招投标,按照县级统筹启动编制;同步推进旅游空间布局、城区排水和防洪灾疏散等专项规划以及武装部—潜泵厂片区城市更新编制工作。进一步落实“一江两岸”项目规划实施。
(四)强化矿山管理。一是抓好福寿山矿泉水矿权收回工作;争取今年完成伍市镇矿泉水矿权出让;二是充分发挥地热资源优势,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和矿权出让,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来打造温泉旅游度假酒店;三是全力推进石英资源绿色发展,收购整合现有“一采三探”矿山企业,做好空白区新设探矿权和调规工作,积极开展平江脉石英矿勘查等前期工作;四是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动态管理,按照“六化”指标要求,加强对全县绿色矿山动态管理巡查,对已建成绿色矿上的、未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生产经营的进行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移出绿色矿山名录。五是加强与乡镇及财政和公安等相关部门,全力推进伍市镇桥墩饰面用花岗岩矿设施设备拆除到位、生态修复到位和矿权注销到位,力争今年完成木金平坳矿区建筑用板岩矿矿权和伍市镇桥墩饰面用花岗岩矿矿权出让。六是全面完成洞庭湖山水工程平江县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七是启动全县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工作,摸清全县采矿损毁土地底数和修复潜力,预计9月份完成建立动态更新的采矿损毁土地和推动更新历史遗留矿山数据库。
(五)强化地灾防治。一是加强信息预警,健全完善四级责任体系,充分运用“人防+技防”机制,着重发挥人防作用,加强预警预报信息到点到位,严格落实“631”预报预警、叫应响应和半小时再叫应等预警机制,全流程形成闭环,确保提前叫应、及时转移。二是全面落实搬床行动,按照“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总体原则,对已确定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房屋,全面查清住户床位摆放“是否靠近风险区、是否住楼下、是否住后面”,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房屋床位摆放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一户一档,为组织精准“搬床行动”提供依据。三是加强避险转移,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精准转移预案,加强避险演练和培训,确保发生地质灾害险情,能够迅速响应。按照“谁去转、转移谁、转到哪、转后怎么办”的工作思路,做到应转尽转,确保临危遇险时能迅速组织居民撤离,降低灾害风险。四是加强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湖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八大工程”,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治理。积极向省厅申报童市镇芭蕉村、杨墩村和三市镇宦田村等16个地灾治理项目,争取2024年度82户避险搬迁项目补助资金到位。在主汛期前完成国债资金地质灾害排危除险工程治理,有序推进三墩乡邹家村大兴组滑坡地灾治理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把地质灾害威胁降到最低;五是加强避险搬迁,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主动作为,统筹乡镇力量,深入灾害威胁区域,详细解读搬迁政策,尽最大努力消除群众各种顾虑,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搬迁意愿,高效有序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
(六)强化执法监督。一是抓实中心城区打非治违,主要是打击整治超层扩面的违建行为,紧扣“新增违建零增长,存量违建负增长”工作目标,对各类违建分类施策、动态跟进、精准打击,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二是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大巡排查力度,对于“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违建别墅等问题,要抓好持续整治、露头就打,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三是严肃查处矿山超深越界和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对存在超深越界等矿山企业实行全面关停,对非法盗采河砂、山砂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已造成环境破坏的,会同相关乡镇及时整改、复绿。
三、突出效能提升
(一)强化目标任务。坚持把工作放在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在方案谋划时把握整体方向,在任务推进时遵循全县发展战略。重点围绕县委、县政府交办的任务,责任到人、时间到点,要挂图作战、细化举措、倒排工期,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强化服务提升。全力做好行政审批和不动产登记工作,持续提高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最大程度“简环节、优流程、提效率”。
(三)强化创新改革。坚持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实践创新,以目标、问题为导向,找准靶心、精准施策,全面系统推进改革。弘扬改革精神,注重接受新信息、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拿出新办法、探索新技术,以敢闯敢干的新气象打开改革发展的新局面。结合工作职能职责,更进一步优化办事审批流程,通过减少一批、共用一批、下放一批,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最优服务,确保所有审批事项做到一次性办结,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深化改革,切实把创新改革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