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商引资工作
(一)明确目标任务
全年新引进产业项目150个,引资总额300亿元,其中:引进投资100亿元项目1个,50亿元项目1个,2亿元项目20个,引进“三类500强”项目3个。新设外资企业3个,实际使用外资300万美元。湘商回归注册企业10家,完成到位资金80亿元。
(二)完善工作机制
1.制定乡镇(街道)部门招商考核方案与细则,明确各单位任务,要求专人负责招商工作。
2. 完善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文件,规范项目引进流程与合同模板。
3.进一步理顺六大产业链协调联动机制,建立招商引资图谱,制定各产业发展方案。
4.结合外地政策,联合各部门单位部门讨论论证并出台招商政策。
(三)理清三库清单
1.建立招商引资资源库,全面摸清矿产、土地、厂房、自然资源等底数。
2.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包装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重大项目。
3.充实意向企业项目库,针对主导产业制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招商目标清单,精准招商。
(四)强化要素保障
实时掌握土地、厂房、资源使用数据,加快余梅及安定工业区土地报批进度。
长期分产业储备厂房3万平方米以上,清理僵尸企业,保障要素供给,吸引企业投资。
(五)优化营商环境
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土招商引资企业上门服务,收集困难和建议,列出问题清单并解决。
优化办牵头,各职能部门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目标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跟踪服务。
对重点招商项目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明确一名县级领导,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倒排工期,推进项目落地。
(六)深挖产业信息
分组分产业分任务走访乡友企业、商协会、国央企乡友高管,全年收集有效项目信息。
分组分地区有计划外出招商,每月不少于2次,挖掘乡友企业及产业链项目信息,做好招商服务。
(七)创新招商方式
学习沿海城市经验,加快建立产业基金;理清自然矿产、农业特色、文化旅游、生态等资源底数,利用资源招商;发挥优势,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完善产业链,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对接周边发达地区园区,建立飞地招商模式,引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优化资源配置,学习江苏和丽水经开区等地区经验。
(八)夯实招商基础
充实专业招商力量,保障招商工作基础经费。
二、外贸工作
(一)锚定目标
发挥平江外贸总量和规模的基础及区位优势,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 6 亿元,培育进出口总额 1000 万美元以上企业 2 家,完成 “破零倍增” 企业任务数 8 家,争取劲仔食品、运康体育的加工贸易认定。
(二)抓实措施
1.摸清我县有进出口代理企业以及生产在平江但通过驻外贸易公司出口的企业情况,建立数据库和台账。
2.与园区、外贸服务中心等部门密切配合,上门服务,宣传政策,提供业务支持,促进业绩回流和外贸增长。
(三)补齐短板
1.重点跟踪劲仔食品、新金刚工程机械等业绩突出企业,帮助外贸企业在矿产、化工等领域拓展进出口业务。
2.引导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8 家以上企业参加 15 次以上境内外展会),巩固传统海外市场,拓展 “一带一路”、RCEP 等新兴市场,推动国际市场多元化。
(四)跃升对非贸易
1.落实省市对非贸易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力争对非贸易翻番。
2.跟踪推进中非经贸博览会签约项目,参与走进非洲活动。扶持劲仔食品集团、云母企业做大对非业务,打造全市对非经贸龙头企业。
3.联合非洲商务联盟,促成自非进口云母片供应链平台建设。
三、消费促进工作
1.组织开展消费券发放、汽车展销会、家电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激发居民消费潜力。鼓励商贸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发展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型消费模式。
2.加强对商贸企业的扶持与项目申报,落实优惠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加大限上企业培育力度,建立培育库,重点跟踪服务有潜力的企业,新增一批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促进社零良性增长。
3.持续宣传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做好汽车、家电等销售企业参与活动的工作,严把资料审核和实地核查关,确保国家补贴资金安全,让消费者受益。
4.加强对商贸流通项目的调度与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积极谋划储备新项目,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