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数据分析

平江县2019年劳动工资情况分析

来源:县统计局 2020-07-02 09:21
| | | |

2019年,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省、市提出的“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旺县、融长兴县”的发展思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继续强化发展基础,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单位从业人员和职工收入的稳定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县单位从业人数不断增长,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稳步提升。

一、主要特点

(一)单位个数及单位从业人员明显增多

2019年劳动工资调查制度发生改变,在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下,采取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覆盖城乡法人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使单位个数及单位从业人员明显增多,全县全部非私营单位个数1559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52303人,其中女性20222人。

1. 从会计制度分类看:企业单位个数558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3353人;事业单位个数729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9066人;机关单位个数210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9451人;民间非营利组织单位个数60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421人;其他单位个数2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2人。

2. 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看:各种行业从业人员有增有减,总体增大于减。农、林、牧、渔业单位个数40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385人;采矿业单位个数5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563人;制造业单位个数40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4340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单位个数82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417人;建筑业单位个数19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5550人;批发和零售业单位个数88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842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个数22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361人;住宿和餐饮行业4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425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单位个数16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65人;金融业单位个数17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43人;房地产业单位个数25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504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单位个数64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779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单位个数81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801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单位个数34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673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单位个数11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410人;教育业单位个数469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4048人;卫生和社会工作单位个数112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3303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单位个数38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775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单位个数392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1619人。

各行业从业人员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行业由于资源整合及政策性关停导致减员,如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二是由于市场竞争导致非私企业减员,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是由于统计行业归类变化导致人数增减,如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教育人员减少。

(二)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平稳增长

2019年,全县全部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5600元,比上年增加1973元,增长3.6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7253元,比去年增加2174元,增长3.95%。

1. 从会计制度类别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为47556元、60894元,比上年分别增加1637元和减少5585元,增长3.56%和下降8.4%, 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64876元,比上年增加2649元,增长4.26%。

3. 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看:平均工资居前三位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矿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分别为73615元、70258元和64403元;居后三位的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及制造业,分别为33022元、32432元和34843元。

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职工工资的增加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我县国有企业改制和重组力度加大,一些效益差、竞争力弱的企业被淘汰出去,低工资人群减少,重组和生存下来的企业经济效益好转,企业职工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三是机关单位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职工工资稳步提高;四是政府不断完善企业工资制度,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企业增加工资。

二、存在主要问题

1、不同行业间的工资差距较大

随着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完善,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行业、垄断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和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体现在采矿业、金融业、电力行业职工工资水平相对较高,除这几大行业外,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仍低于垄断行业的增长速度。全县职工平均工资最高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3615元与最低行业住宿和餐饮业32432元相差2.26倍。收入分配不均矛盾依然十分明显。

2、就业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

劳动力市场呈现供求对接比例偏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存在用工紧张、招工难现象。一方面,求职者的专业技能不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另一方面,企业的岗位需求不符合求职者的求职意向。

3、就业压力大,供求矛盾突出

一方面,改制后的下岗工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和农村转移劳动力不断增加,导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和企业用工成本普遍上升,一定程度影响了就业渠道的扩大。

4、单位从业人员中低收入人员仍占较大比重,平均工资总体水平偏低

2019年,我县全部非营利性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55600元,未突破5.6万元,在全市13个县市区单位中排第9位,比全市平均工资62688元少7088元,比最高的云溪区90678元少35078元,差距很大,工资水平明显偏低。

三、几点建议

1、提高低收入行业工资水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分配

当前垄断行业的收入增长仍然较快,应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与监督,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要运用政府转移支付等手段减少行业间的差距;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保护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利益,最大限度的缩小贫富悬殊,缓解行业收入差距造成的矛盾;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检查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和单位。同时对部分低收入行业单位,应查清原因,采取措施,促进这些单位经济效益得到好转,使职工收入与行业和企业发展同步提高。保持各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2、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促进劳动力供求平衡

要加强劳动力的岗前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水平,及时提供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做好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供需对接,最大限度的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同时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工资收入。促进工资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3、立足产业富民,加大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努力创造就业岗位,缓改就业压力

第三产业是吸纳城镇就业的重要渠道,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而有效地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全县就业压力。

4、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

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价位等制度、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物价增长的联动机制,激励和推动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5、提高劳资统计质量。通过严格的统计执法、举办统计法学习培训班等,提高基层报表单位领导和统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使其坚持依法统计,从而为全社会工资水平的精准统计、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Baidu
map